據金屬紀念品定制加工廠統計,西方國家旅游購物收入一般占旅游業總數入的40%以上,人們喜愛世博會,有著一個重要的心理,就是探求其它國家和民族生活的差異和奇特之處,包括:民族歷史,生活方式,風俗習慣,文學藝術,服裝等等,同時它們會以自己表現出來的文化影響東道國或地區社會的人,這就是世博會紀念品開發的文化內涵。
出于商業目的,世博會開發的各種紀念品洋洋大觀,數不勝數。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就廣泛開發紀念品。一方面,世博會的主辦者會派發大量紀念品給友好國家城市和民眾,以達到宣傳世博會的作用;另一方面,大量的觀眾參觀世博會,都想買些紀念品送人或留念之用。以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會為例,當時的世博會紀念品分為67類,2479種商品,大致歸類如下。
1)獎牌:城市獎、紀念日獎、政府獎牌、州獎、商業獎等各種獎牌。
2)容器:珠寶匣;罐、香皂盒、郵票夾、香煙盒、錢包、高腳杯、平底玻璃杯、手表盒、卡片箱,各種包裝。
3)裝飾品:銅墜飾、胸花、各種鎖、劍、瓷盤、銅盤、銅鏡、緞絲帶、紀念硬幣、各種長形和扁形硬幣。
4)非耐用商品:名片、商業匯票、商品說明書、郵票、信抬頭、信紙和信封等。
5)織物:絲織物、花邊桌墊、旗幟、手套、枕頭套、(祈禱時的)跪墊、被面、香袋、領帶、絲巾、手帕、飾掛品、機織織物等。
6)個人用品:項鏈、梳子、鑰匙扣、打火機、懷表、金屬服飾品、紀念章、別針、香水瓶、套餐巾用的小環、咖啡杯、鏡框、明信片、賀年卡、手袋、胡椒粉盒、針線包、各種刻有世博會圖案的湯勺、花瓶、隨身銅酒壺、日歷、鐘(座鐘、掛鐘、懷表)方扇、圓扇、折扇、禮品刀、小折刀、剃須刀、剪刀等。
7)學習用品:鋼尺、木質折尺、卷尺、各種形狀的墨水瓶、筆記等。
8)游戲用品:魔方、跳棋、木質拼圖、撲克牌、洋娃娃等。
9)藝術品:油畫、彩色石版畫等。
10)中國貨:來自中國的碗、盤子、燭臺、杯子、淺碟等瓷器和物品。
11)股票證券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