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俗文化性是旅游紀念品的特點之一。金屬紀念品廠家的小編告訴你們,不同民族,不同社會歷史背景,不同地理環境,旅游紀念品體現出不同的民俗文化特色,有人認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旅游業發展的生命,這一論斷tll成為各國旅游紀念品開發設計的指導思想。旅游紀念品之所以具有藝術性、紀念性,與其民俗文化性緊密相關,可以說后者正是前兩者的源泉和內涵。不同歷史文化傳承、不同民族心態、不同地域特征、不同社會發展階段下產生的藝術,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方式、風俗習慣、宗教信仰、圖騰崇拜和審美觀念。
國際性是一種知名度,而知名度往往創造吸引力。水城威尼斯的面具商店是該城一道獨特風景線,威尼斯匯集了世界上許多民族各式各樣的面具,成為自己獨特的旅游紀念品。旅游紀念品有民俗文化性,還要有國際性,因為它是商品,要符合國際標準,要得到不同民族的認可和歡迎,才會有發展前景。
但是,“熟視”會“無睹”,共同之處太多則失去了個性,所以一般來說,民俗文化性越強,民族特色越突出,地方色彩越濃郁,文化傳承越迥異,那么紀念性越強,越能吸引追新獵奇的旅游者購買,也就是越有優越性、國際性。墨西哥大草帽、夏威夷草裙、蘇格蘭高地族簡便的花格裙、科特迪瓦貝殼飾物,還有中國的陶瓷、泥面塑、牙雕、景泰藍、風箏、剪紙、香包等物品,使人們見物如見其地方、其民族。
在非洲喀麥隆的甸芒德姆人中,流傳一種水果頭飾。水果頭飾用貨真價實的新鮮水果制作而成,花樣繁多,香味宜人。為使精心加工制成的頭飾不很快霉爛,甸芒德姆人用當地一種叫酒米果的果汁將新鮮水果浸泡后再制作。按當地風俗,未婚姑娘頭上的果飾可以送人食用,而獲得姑娘水果者必定是姑娘心上人。遠道而來的異國他鄉游客如佩戴著這種芳香四溢、新鮮美麗的水果頭飾旅行游覽,那將是怎樣一份清新、好奇、喜悅的心情?
在加納,飾品的形狀意義深刻。如果一位姑娘得到心上人送的銀白色、橢圓形耳環或類似飾物,將是極高的評價,表明她在對方心目中是純潔、美麗、高尚、歡樂的象征;如果得到有”X”形圖案的飾物,則意味著她陰險、歹毒。
瑞士巴塞爾的“皮卡羅”是一種傳統橫笛+在巴塞爾,每年冬天將逝時,男女老幼人手一笛,走上街道,迎接春天到來,這時的皮卡羅已不僅僅是一種樂器,也是感恩的象征和凝聚人們情感的魔杖,反映了巴塞爾人民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起源于人類祖先原始圖騰崇拜的臉譜、面具流傳到今天,也成為一種受歡迎的旅游紀念品。不同民族、不同地域的面具各有特色。西方國家盛行的萬圣節可謂群魔亂舞:挖空的大南瓜雕成鬼臉,里面點上蠟燭擺在門前,人們戴著形形色色假面具,化裝得奇形怪狀,各種妖魔、鬼怪、強盜,披頭散發、齜牙咧嘴滿街亂跑,到處狂舞,充滿狂歡氣氛。墨西哥亡人節是祭祀祖先和悼念死去親人的日子,人們戴的則是五顏六色的骷髏面具,各種人獸鬼神假面具,恐怖森森,狂歌歡舞。中國臉譜從制作材料看多為泥塑、剪紙臉譜。泥塑彩繪小型臉譜以生、旦、凈、末、丑臉譜為藍本,用泥或石膏做出面部形狀,再施以彩繪,洋溢著中原文化氣息和迷人的東方色彩。而地處中國西南邊陲的云南,臉譜又稱吞口面具或鬼臉殼,這種臉譜從外觀造型和制作材料看,比中原臉譜更有原始性和粗拙美。如電影《蘭陵王》中王子的木雕面具,祿豐彝族火把節耍大刀舞的面具,文山壯族草編面具等,這些木雕、陶塑、紙裱、草編、獸皮縫制,或葫蘆瓢、棕皮等制作的手工藝品,造型夸張、怪誕、恐怖,色彩對比強烈,表現了少數民族圖騰崇拜痕跡和不同于中原的邊疆民族文化。